江苏一餐厅装空气净化器,每位食客收费1元。江苏省张家港市物价局价格举报中心近日接市民投诉,称其到某餐厅就餐时被收取了1元钱的“空气净化费”,且收费前无任何提示。接到投诉后,物价局迅速展开调查,发现确有其事。物价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向该餐厅开出了行政警示书,责令其7天内自行整改。物价部门工作人员在检查过程中还发现,该餐厅认为提供了服务就可以收费,这是导致其收取荒唐“空气净化费”的主要原因。(12月14日《兰州晚报》)
对“空气净化费”应该一分为二看待。首先,商家购置安装空气净化器,确实增加了费用,而其在日常的使用和维护中,也会出现一定的成本。从人之常情上来看,商家认为“提供了服务就可以收费”并非没有一点合理性。或许有人会说,保持餐厅空气清新、创造一个好的就餐环境,本是餐厅应为顾客提供的最起码的服务,商家不该为此巧立名目收费。话虽如此,但现如今由于大环境的原因,空气质量欠佳是一种普遍存在,好空气并非唾手可得。在并无强制规定和要求的情况下,该商家主动投资净化空气,也是环境意识增强的体现,虽然其目的是为了招徕顾客,毕竟也对改善自身的环境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,对消费者的健康有利。这种行为本身,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。而从法律法规的角度看,商家收取“空气净化费”既未经过物价部门的审批,又没有对消费者进行提示,违反了相关规定、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,物价部门对其进行警示合法、合理。
涉事商家确实应该从“空气净化费”中得到警示,增强法治观念、对经营和收费行为自觉进行规范,不能率性而为,更不能有悖现行法规。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商家思考:是否商家只要提供了服务,就一定要收费呢?显然不是。商家的消费环境好了、服务水平提高了,就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前往,最终受益的还是商家。而不少商家或下大力气进行装修、营造“情调”,或推出各种各样的免费特色服务,其原因便在于此。假如商家安装空气净化器后,并不收费,而是将其作为餐厅的一项特色和优势来宣传,必能增加自身的美誉度、树立为消费者服务的良好形象。由此带来的收益,恐怕远超收取1元钱“空气净化费”这点蝇头小利。
实际上,应该从“空气净化费”中得到警示的,并非只有商家。十面霾伏、环境恶化,包括政府部门和每一个人在内的全社会都应为之反思。近期的媒体上,与之有关的“奇闻”常有所见:比基尼美女向市民发放防雾霾口罩,加拿大售卖新鲜空气吸引中国买家,“蓝天白云”成了希腊的最佳移民广告……这当中,有的或许只是炒作噱头、行为艺术,但其中所蕴含的意味还是令人唏嘘不已。治理雾霾、保护环境,任重道远,刻不容缓。(乔志峰)
马鞍山市博望区的一位农妇串门时因雾霾迷了路,找不到家,民警连夜搜救,终于找到了这名已累瘫在路边的农妇。民警观察了夏某家的情况,发现家中换洗衣服均已洗好并晾晒,说明胡某应该不会失足落水。
上周,雾霾持续困扰衡水市,周末才有所好转。据市气象台分析,今天衡水市空气质量较差,随着4级北风光临,明天起衡水市或迎连续的优良天。直到11日,因冷空气的光临,BOBTY官网衡水市空气质量才转好,转为轻度污染水平,12日转为良好状态。
省会持续的雾霾天气,对道路保洁和清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督导组每天对市区主干道、二环路沿线、出市口渣土车运输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巡查督导。